日本《產經新聞》表示,從表決權的角度來看,法國政府對于雷諾的掌控力度進一步加強,可能會導致雷諾和日產的關系失衡,且法國政府對雷諾的控制力增強,不僅使得雷諾裁員變得越來越困難,而且很可能會波及日產的經營戰略。目前日產在印度投產小型車Mi-cra,并出口至歐洲,但日產計劃2016年開始委托雷諾的歐洲工廠生產該車。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提高雷諾工廠的開工率,但對于日產來說,從生產成本較低的印度,轉移到歐洲生產,業績方面會受影響。
日本《每日新聞》也表示,法國政府為了確保國內汽車工廠的就業而加強對雷諾的掌控力度,而雷諾是日產的頭號股東,法國政府增加在雷諾的發言權,那么日產的業務也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
雷諾1999年牽手日產,當時這家日本汽車制造商的管理正處在混亂當中,并且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但如今,16年過去了,聯盟業績嚴重依賴日產,后者銷量達到雷諾兩倍,且盈利能力強得多。雷諾需要安撫日產方面的情緒和擔憂,事情發展到現在這種狀況,雷諾應該怎么做才能安撫日產呢?
業內人士表示,戈恩仍有機會平衡雷諾和日產的聯盟關系。其中一種方法是,雷諾和日產更改協議期限,降低雷諾對日產的持股份額,并增加日產對于雷諾的有投票權股份; 另一種方法則是發行新股,以此來稀釋法國政府的股份。同時,雷諾還可以在明年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再次提議雙重投票權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