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車去遛狗,不是我太懶,是滴滴快車太便宜?!?月13日,滴滴快的正式宣布,在全國北京、天津、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武漢以及杭州等8個城市上線“公益性搭車”服務——“滴滴快車”,最低價每公里不足1元。
“互聯網+”浪潮下的專車服務一浪高過一浪,對傳統出租車行業帶來極大的沖擊。游走在“黑”與“白”的邊緣,互聯網專車業務變得十分尷尬。不過,在“堵城”日益增加的當下,出行也是剛需,互聯網專車服務恰好是一劑膏藥。許多專家認為,出租車業改革必須“放開數量管制”、落實“包容型監管”。
打車軟件再掀補貼熱潮
滴滴快的5月13日宣布,在北京、天津、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武漢以及杭州等中國8個城市上線搭車服務“滴滴快車”,最低價每公里不足1元。例如在廣州和杭州的里程單價只要0.99元/公里,時長費用最低僅需0.2元/分鐘。目前,“滴滴快車”僅按照里程單價和時長收費,不收取起步費用。
“滴滴快車”服務內置在滴滴打車APP上,用戶可以通過APP內的“快車”入口直接呼叫“滴滴快車”,以聯系愿意分享車輛、合乘出行的車主。訂單發出之后,系統會自動推送給距離最近的車主,整個叫車流程與叫出租車、專車相同。
在官方的介紹中,“滴滴快車”被冠以“公益”性質:乘客使用快車服務所付費用都歸車主所有,滴滴平臺不收取任何費用。官方消息稱,不僅如此,滴滴還將對車主進行額外的補貼。據悉,上線當天晚上11時之前接到的訂單都會得到和計價金額同等的補貼。北京的肖師傅說,正是因為高額的補貼,當天的快車訂單遭到瘋搶?!耙估?1點之前能滿五單的話,就還有30塊錢補貼哪?!?/p>
可以看出,平息了一段時間的打車軟件補貼大戰又掀波瀾。上月中旬,“滴滴”和“快的”合并后推出首個戰略級產品——“一號快車”。這項號稱非營利性的拼車服務,沒有起步價,乘客只需每公里支付一定費用就可以搭同城“順風車”。由于其價格低于出租車,一度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互聯網出行融入人們生活
打車軟件正在走進人們的生活。近兩年,打車軟件競相推出各種打車優惠、專車服務,它們以超低廉的價格、舒適的環境,沖擊著傳統的出行習慣。易觀國際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滴滴專車(含一號專車)、易到用車和Uber分別以80.9%、17.5%和8.1%的比例占據中國專車服務活躍用戶覆蓋率的前三名。
打車軟件的普及應用,意味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而改變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需要通過一系列不可思議的價格戰。打車軟件闖入人們生活的方式簡單而粗暴——都是通過大筆砸錢來招攬用戶。每一款打車APP的推出,都伴隨著巨額的補貼。嘀嘀打車青島地區負責人趙經理介紹,“2014年,在補貼高峰值期間,青島地區每天用嘀嘀打車成功完成叫車的數量達28萬,隨著補貼額度的降低 ,這一數字也有所下降,但直到持續補貼3元的階段 ,每天仍有超過20萬的叫單量和超過10萬元的成交量,這些用戶中絕大多數都是為了方便和習慣才使用打車軟件的?!?/p>
打車軟件也實實在在地給消費者和司機帶來便利,出租車打車軟件解決了城市客運業“車找人、人找車”的問題?;ヂ摼W的魅力之一,就在于能夠對資源進行充分配置。打車軟件最核心的功能是精準分配訂單,基于即刻搜索技術和大數據分析,能實現最佳分配策略,以減少車輛空駛和乘客等待時間。一方面,打車軟件的應用讓許多工薪族們看到了搭乘順風車上下班出行的愿景;另一方面,原本在路面上盲目奔跑等待客源的出租車也得以精準地投向目標客戶。此外,專車服務還拉動了私家車的經濟命脈,讓道路交通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打擦邊球”宜疏不宜堵
打車軟件用“互聯網+”的力量改變傳統出租車行業的勢頭一輪猛過一輪。從“1號專車”到“滴滴快車”,互聯網租車與傳統出租車的利益沖突一再升級。但是,業內人士擔心,“滴滴快車”可能依然是打車平臺吸引更多私家車加盟攬活兒的手段,所謂公益性只是讓此前專車服務“打擦邊球”的灰色地帶進一步拓展。
在這一波“互聯網+”的專車服務中,暗藏“黑車”洗白的尷尬。去年底,上海市交通委查扣12輛專車,其中5輛車駕駛員被行政罰款各1萬元,剩余7輛車尚在調查取證中。據查,滴滴專車里大多數車是沒有營運資質的,就是俗稱的黑車。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高級工程師張一兵認為,打車軟件的出現會對傳統的出租車市場帶來一定沖擊。雖然快車及未來的拼車業務能夠起到共享資源的作用,甚至對環境保護有所貢獻,但也應該考慮到這些業務對當前社會秩序的影響,一方面類似服務存在不納稅的漏洞;另一方面,一些車主也存在服務質量不達標的問題,消費者人身安全也有風險。
可以預見,快車的推出會引發出租車行業的強烈反彈。目前,南京的出租車駕駛員們,已經暗暗地通過集體“卸載打車軟件”客戶端的形式,向電商企業“宣戰”。日前,通過“智勇在線”平臺發出的“調查令”,引來了600多條回復,其中300多位駕駛員,幾乎全部都表示要“抵制專車服務軟件”。
在一定的時間內,新興的服務行業遇見傳統的商業規則勢必激起千尺浪。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了類似“滴滴快車”“1號專車”“人民優步”這樣的用車服務,消費者的行為將極大地沖擊傳統出租車行業的規則和政策,最終引發變革性的產業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