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奧迪和克萊斯勒之后,奔馳也收到了“天價”罰單。
日前,江蘇省物價局對“奔馳汽車價格壟斷案”作出行政處罰,對奔馳公司罰款3.5億 元,對部分經銷商罰款786.9萬元。奔馳隨即作出積極回應,表示對處罰決定“完全尊重、誠懇接受并立即遵照執行”。而奔馳相關負責人也對《中國經營報》 記者表示,奔馳通過全面自查,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已經獲得相關執法機構認可的整改方案,但具體細節目前不便透露。
進入2014 年下半年,已經持續數年的汽車業反壟斷調查逐漸“落地”,零部件企業首當其沖,一些豪華車生產企業也相繼被罰。而從此前相關部門透露出的調查信息來看,目 前的進展只是掀開了汽車業反壟斷大幕的一角。發改委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反壟斷以后將成為汽車業的一種常態,而從關注的敏感度以及壟斷行為發生的集中度 方面來看,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豪華車和零部件可能仍是重點領域?!?/p>
再出“天價”罰單
4月下旬,江蘇省物價局對奔馳開出了3.5億元的“天價”罰單,據悉,這一數值是奔馳在該地區上年銷售額的7%。截至目前,這也是反壟斷調查中整車企業接到的最大的一張罰單。
在 江蘇省物價局發布處罰決定后,奔馳迅速發布了官方聲明:“對此(處罰決定),梅賽德斯-奔馳表示完全尊重、誠懇接受,并將立即遵照執行。與此同時,我們也 通過全面自查制定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整改方案,并已獲得相關執法機構的認可。我們今后將引以為戒,嚴格依照相關法律,在公司內部、經銷商網絡,以及各個業 務環節加強法律規范和監管,堅決杜絕此類情況再次發生?!?/p>
盡管奔馳方面并未回應相關的整改情況,但據接近奔馳的人士向記者透露,企業的整改方案通常是根據被處罰行為而制定的,奔馳也不例外。
江蘇省物價局在處罰決定中指出:奔馳公司與江蘇省內經銷商達成并實施了限定E級、S級整車及部分配件最低轉售價格的壟斷協議,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排除、限制了相關市場競爭,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根據江蘇省物價局所作出的行政處罰,奔馳的整改措施應該包括以下幾方面:對公司人員進行有關反壟斷的法律培訓;依據《反壟斷法》對經銷商的考核制度、商務政策等進行整改;通過自查消除違法行為,自覺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等?!鄙鲜鼋咏捡Y的人士表示。
調查相繼“落地”
作 為2015年第一個受到反壟斷處罰的汽車企業,奔馳汽車價格壟斷案雖然在業內引起了一些爭議,但程度相較于2014年的幾個案例已經有所減輕。因為早在 2014年8月,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就宣布“江蘇省物價局反壟斷分局已對蘇州、無錫等五個城市的奔馳經銷商進行了反壟斷調查”。而本次3.5億元的罰單, 只是調查結果的正?!奥涞亍?。
對此,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執行副秘書長朱孔源分析表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江蘇省物價局對奔 馳的處罰,其象征意義要大于實際作用。因為這是今年汽車業的第一張反壟斷罰單,而且奔馳又曾經被發改委‘點名’,這意味著,汽車業的反壟斷不僅仍在持續, 此前的各項調查也在相繼得出結論?!?/p>
據悉,發改委對汽車及配件的反壟斷調查開始于2011年底,但直到去年8月,相關進展才開始走漏“風聲”,并開始在汽車業引起反響:先是豪華車企業相繼下調車型或配件價格,隨后,部分日系品牌也調整了零部件價格。
2014 年8月13日,湖北省物價局對四家寶馬經銷商的壟斷行為給予行政處罰,汽車業由此進入了反壟斷處罰的實操階段。隨后,12家零部件企業的反壟斷罰單率先 “落地”:發改委對日本住友等8家零部件企業和日本精工等4家軸承企業的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以合計12.354億元的罰款。
2014年9 月11日,汽車業反壟斷連下“二城”:湖北省物價局對一汽-大眾處以2.49億元的罰款,對7家涉及壟斷的奧迪經銷商分別處以上一年度相關市場銷售額1 %至2%的罰款;上海物價局對克萊斯勒處以0.32億元的罰款,對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3家經銷商處以一年度相關銷售額4%~6%的罰款。
將成業界常態
在上述企業相繼被處以行政處罰之后,業內人士終于確信,汽車業的反壟斷不再是“只聞雷聲”,而是正在形成一股“風暴”,逐漸席卷整個產業。
由此,“誰將成為下一個領罰單的企業”,也成為了業界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
總體來看,過去一年間因價格壟斷而受到處罰的企業均曾被發改委“點名”調查,其中的整車企業在收到罰單之前,更是不約而同地下調了車型或零部件價格。而在此期間,包括雷克薩斯在內的其他豪華車企業及部分日系車企,也大幅下調了零部件價格。
“豪 華車企業顯然更容易成為反壟斷調查的重點,一方面是因為輿論關注度高,持續公布的零整比也將豪華車推向了反壟斷前沿;另一方面,相對于其他車型,豪華車的 盈利能力更高,因此造成了豪華車企業對經銷商擁有更強的掌控力,也就更容易產生壟斷行為?!逼囆袠I知名評論員鐘師表示,“而零部件既是汽車產業上游(生 產制造)的重要組成,又是下游(售后維修)的主要利潤來源,也屬于壟斷行為的‘高發’領域?!?/p>
結合此前各部門所進行的豪華車價格壟斷調查、汽車配件壟斷調查等,目前看來,豪華車和零部件仍處于反壟斷工作的“風口”。
下一張罰單將“花落誰家”目前尚無定論,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在全面深化市場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汽車業將面臨政策調整、格局重塑等重大變化,而作為先決條件之一的反壟斷工作,仍將以近乎常態的方式進行,收兵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