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不再是避風港
在業界人士看來,歐寶退出中國市場,固然是通用從全球資源布局考慮之后的主動行為;但也說明了,中國市場已經不再是外資車企的“救世主”,并非任何車企都能在這個市場中生存。
可以說,中國市場的誘惑力之大,幾乎是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品牌都難以抵擋的。巨大的需求,讓不少洋品牌意識到,只要進入中國,便能獲得喘息的機會。從2008年全球發生金融危機之后,這種顯然尤其明顯,通用倒下了之后,只有中國市場欣欣向榮,并依靠著中國市場的出色表現,迅速恢復元氣。前些年,瑞典品牌薩博陷入困境之后,也第一時間想到了中國市場,試圖與中國車企聯手,開拓中國市場,以避免關門厄運。
而如今,歐寶主動退出中國市場從側面說明,現在的中國市場,其競爭的激烈程度,并不亞于歐美發達市場。
目前,中國汽車的年銷量已經超過2300萬輛,基數已然較高,導致未來增速很難再達到兩位數以上。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一位負責人介紹,在“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GDP增速將緩中趨穩。受此影響,中國汽車市場也將進入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長階段。預計2015年中國汽車銷量為2513萬輛,增速為7%,而整年的汽車市場需求約在2583萬輛。
而此前一些咨詢公司的報告中也提出了同樣的說法:隨著中國市場的基數提高,未來幾年中國汽車市場增速將維持在約5-7%的水平。與此同時,中國整車廠的平均產能利用率維持在65%以下,而行業獲取穩定利潤的標準水平則需要達到80%的產能利用率,企業風險在加大。
“曾幾何時,中國市場就是一些國際品牌的避風港,無論是誰,都要跑到這里來淘金,但現在的市場格局已不再是僥幸主義者的樂土?!币晃徊辉妇呙钠囆袠I分析師表示,歐寶、薩博都是典型的例子。目前,中國市場的汽車品牌可能是全球最多的。未來幾年,會陸續有其他品牌像歐寶一樣選擇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