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互聯網企業造車已經成為了潮流,如果說谷歌、Facebook之前宣布造車還被認為是玩票而已,今年初蘋果被傳造車則開始讓傳統汽車企業真正的顫栗起來。畢竟蘋果研發的iPod、iPhone和iWatch,每一項都引發了互聯網行業的變革,此時將觸角伸向全新的汽車領域,或許將借助iCar引領新一輪產業革命。
而基于“被革命”的擔心,德國奧迪、奔馳、寶馬三大豪華車品牌近日牽手百度,準備收購諾基亞公司HERE地圖業務,以避免蘋果取得一項在自動駕駛汽車和車內數字服務領域的關鍵技術。
無獨有偶,國內的互聯網企業不甘寂寞,騰訊、百度、阿里巴巴、樂視、博泰等7家互聯網企業先后宣布進行汽車行業。而博泰甚至在今年上海車展率先推出首部智能汽車,樂視汽車、阿里汽車等也都將在2016年面世。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與樂視獨立造互聯網汽車不同,阿里巴巴至今都只是依托于傳統汽車企業來打造互聯網汽車。繼今年3月份,阿里與上汽集團宣布各出資約5億元設立總額10億元的“互聯網汽車基金”,基金的成立將用于推進互聯網汽車的開發和運營平臺建設;4月8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阿里汽車事業部,整合資源向車主提供“看、選、買、用、賣”的全鏈路汽車電商O2O一站式服務。
4月22日,阿里汽車事業部宣布2015年戰略,將聯手整車、二手車、本地服務等汽車相關企業,打造“互聯網+汽車”產業,利用阿里大數據,從傳統的4S服務升級為16S服務,重新定義未來車生活。與此同時,當天包括寶馬、捷豹路虎、別克、豐田、雪佛蘭、米其林、馬牌、固特異、快修先生、廣匯汽車服務等40家企業成為阿里汽車事業部首批戰略合作伙伴。
《證券日報》記者則借本次戰略發布會之際,采訪到了阿里汽車事業部總經理王立成。他就阿里汽車電商業務與傳統媒體轉型電商的區別、阿里電商的機會、阿里大數據在互聯網汽車方面的作用做了詳細的解答。
《證券日報》:阿里汽車相比傳統汽車垂直網站做電商優勢在哪?
王立成:阿里汽車是電商性格的品牌,我們這個平臺主要就是營銷,也是成交非常好的平臺;傳統汽車垂直網站是媒體,更多是新品牌的發布傳播作用。阿里作為一個品牌介入,可能并不是跟兩三千個店合作,并不是簡單的認識一些4S店,這些對消費者的服務是有機制在運作的。
《證券日報》:阿里汽車電商如何平衡廠家、經銷商、互聯網公司三者之間的利益呢?
王立成:當路虎成為一個稀缺性品牌的時候,偶爾有加價的空間,你進入這個市場不可避免有利益沖突,因為部分經銷商擁有稀缺的貨品。今天的汽車市場,我判斷逐漸的供大于求,當貨品不再稀缺時,產品越來越趨于全國一口價,我相信電商會有更好的未來,電商也必然給予消費者更好的回饋。
第一個就是確定性,我們要為消費者提供確定的商品服務和價值;第二個就是稀缺性,我們提供稀缺的貨品服務價格;第三就是為消費者和廠家提供很好的B跟C之間的溝通的機制,讓他們之間沒有任何的障礙,能夠自由的交流,讓他們之間形成非常好的互動。我相信通過這樣的市場機制,促使4S店加速跟互聯網形成融合,就是把“互聯網+“概念變成”車主+“這樣的方式。
《證券日報》:阿里用大數據實現車與手機之間的互聯?互聯網汽車實際上就是傳統汽車加一部分的娛樂載體?
王立成:我們用的手機是一個端,我們看到消費者回家,他也是一個端,其實端本身就是獲取消費者所有行為的上傳,它就是一個端。
準確的說,我們要的做的就是用大數據服務好車主,并不是獲取車的數據。比如說你到某一個地方開車,你去郊游,阿里汽車APP馬上推“法門寺”這個景點,如果在線支付門票就可以省下20塊錢。這樣你的效率更高。通過你的數據,通過云的方式處理,阿里知道你有這樣的需求,給你非常好的推薦。
所以我們跟上汽的合作,就是硬件跟軟件的合作,上汽的優勢是有一家實力很強的汽車生產企業,我們在大數據云處理上有非常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