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鏡茹
7月4日,海目星發布公告稱,與深圳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界能源”)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未來將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強化資源共享,在固態電池的設備研發、產業鏈打造以及市場推廣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據介紹,雙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有效期五年。合作內容包括:海目星將為欣界能源提供先進的整線設備方案和技術支持;欣界能源將優先向海目星采購設備;海目星將利用其市場渠道和客戶資源,為欣界能源提供市場推廣支持。
資料顯示,欣界能源成立于2020年,主營鋰金屬固態電池研發與生產,現有產能200MWh,并將于今年8月份啟動建設5GWh(能量密度≥450Wh/kg)鋰金屬固態電池產線。
海目星方面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將參與欣界能源8月份啟動的5GWh準固態電池項目?!?/p>
實際上,海目星在固態電池設備領域早有布局。今年5月份,公司在互動平臺上表示,涉及半固態、準固態到全固態電池的三個基礎技術路線。目前形成交貨和量產的是準固態電池,電解液含量低于10%,該技術路線已有中試產線進行量產,能量密度超過480瓦時/公斤,循環次數超過400次,公司的技術路線采用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和金屬鋰作為負極。
海目星內部人士表示:“公司全固態電池產線設備正在研發布局中。除欣界能源外,也有其他潛在客戶在合作中。目前客戶對于公司合作開發的設備均很滿意?!?/p>
憑借高能量密度、高化學穩定性、高安全性等突出優點,固態電池被認為是下一代高性能鋰電池的有力“競爭者”。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以來,已有總投資超過340億元的固態電池項目簽約或開工。同時,電池企業技術創新提速。7月3日欣旺達透露,通過技術創新,公司預計可在2026年將聚合物體系的全固態電池成本降至2元/Wh,與半固態電池成本接近;寧德時代則表示,在全固態電池上持續堅定投入,2027年有望實現小批量生產。
產業鏈合作亦不斷升級。例如,先惠技術7月2日公告,公司和清陶(昆山)能源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研發協議,未來將圍繞全固態電池核心關鍵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進行合作。
中金公司研報稱,2024年為半固態、固態電池裝車元年,蔚來、上汽、廣汽已發布固態電池方案并部分實現裝車,其余車企有望持續跟進。此外,低空經濟的興起使得固態電池商業邏輯進一步強化,新能源車及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需求共振,打開固態電池遠期市場空間。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內固態電池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技術創新、成本降低、產業鏈合作以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這一趨勢。未來,固態電池在低空經濟、新能源汽車領域都將具有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戴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