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0utcf"></dd>
  1. <dd id="0utcf"></dd>

      <dd id="0utcf"><center id="0utcf"></center></dd>
      <progress id="0utcf"></progress>
      <rp id="0utcf"></rp>

      <th id="0utcf"><pre id="0utcf"><rt id="0utcf"></rt></pre></th>
      1. <rp id="0utcf"></rp> <em id="0utcf"></em><tbody id="0utcf"><center id="0utcf"></center></tbody>
      2.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汽車 > 名家車談 > 正文

        品牌力不足只能靠堅持

        發布時間:2015-10-12 07:45:22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李戈  責任編輯:岳雅風

          對中國車市來說,新品牌的引入與誕生就像雨后春筍,一眼望去,生機勃勃。但就像自然界的優勝劣汰一樣,在表面繁榮的景象背后,也總有嚴酷的競爭,有“此起”就有“彼伏”。

          華頌的誕生,在大多數業內人士看來是不合時宜的,面對微增長的市場和前人失敗的教訓,華頌7近乎慘淡的銷量正中唱衰者的下懷。但華晨汽車卻對其寄予了無限厚 望,從logo設計中就可窺見一斑——華頌的logo是兩個疊加的字母V,祁玉民說,該設計的寓意顯而易見,就是勝利與成功。

          而夢想與現實總是存在差距,高端化之路也絕無坦途。已有各大車企在無數次嘗試中跌倒、也在無數次跌倒中愈挫愈勇——上世紀末,奇瑞與吉利的多品牌戰略因為嚴重內耗和品牌認知混亂已冷清收場,即便如此,華頌也依然走上了多品牌之路。

          實 際上,是否開創全新的品牌并不是自主高端化的壁壘,但在前幾年,即便是堅持統一品牌的企業,也沒有遇到一馬平川——包括榮威750和950、奔騰B90、 長安睿騁、北汽紳寶D70等在內的車型,雖然借助了外方成熟的技術和平臺,吸收了合資的設計與造型,質量和性價比都有所提升,但礙于品牌號召力有限和產品 自身的品質與質量問題,銷量表現亦不盡樂觀。

          那么,形勢如此,自主品牌真的就該放棄高端化之路嗎?如果這個問題放在5年前,大多數人的答 案都會是肯定的,因為中低端車型的藍海還在,自主品牌尚有生存空間。但隨著合資和進口品牌車型的價格下探,留給自主品牌的余地越來越小,10萬元以內的市 場空間都已蕩然無存。

          在這樣的局面下,自主品牌向上發展,已是形勢所迫,不管有沒有準備好,眾車企都只能放手一搏。

          回到華頌品牌,相對大多數品牌較為保守的路線來說,華頌的“打開方式”確實顯得有些過激,但在祁玉民看來,一切都恰到好處,而華頌就是拯救華晨汽車的那陣“東風”。

          很可惜,在問世之初的半年時間里,這道東風沒有像祁玉民預想的那般,成為席卷大江南北的“龍卷風”,不過,這個“愛做夢”的董事長并沒有因此黯然,而是選擇了堅持。這種精神固然值得敬佩,但市場嚴酷如此,只有過程而沒有結果的努力,卻并不能證明什么。

          那 么,在技術占領優勢的情況之下,華頌為什么沒能脫穎而出?答案顯而易見,仍然是品牌力不足。遺憾的是,祁玉民最初所說的“爆炸式、碎片式”的營銷并沒有真 正實現,我們的確能在鋪天蓋地的新聞稿里看到華頌的身影,但似乎在每一記響雷之后,都沒有真正下雨,只有“N20發動機”“寶馬供應鏈”等關鍵詞在空中回 蕩。換言之,上市半年之后,浮于表面的營銷華頌仍然蒙著神秘面紗,而僅有的30余家經銷網點,亦讓產品與市場之間產生了巨大的鴻溝。

          此情此景,華頌也只能堅持下去,就如祁玉民所說,自主高端化沒有退路。但華頌是不是該換一種堅持方式,增大消費者與產品的接觸面積,才是其下一步應該慎重考慮的問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日韩精品芒果视频下载免费观看,久久夜夜精品欧美,久久精品一线Av,人妻精品偷拍视频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