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0utcf"></dd>
  1. <dd id="0utcf"></dd>

      <dd id="0utcf"><center id="0utcf"></center></dd>
      <progress id="0utcf"></progress>
      <rp id="0utcf"></rp>

      <th id="0utcf"><pre id="0utcf"><rt id="0utcf"></rt></pre></th>
      1. <rp id="0utcf"></rp> <em id="0utcf"></em><tbody id="0utcf"><center id="0utcf"></center></tbody>
      2.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汽車 > 名家車談 > 正文

        趙英:工業4.0需政府、企業與中介機構共同推動

        發布時間:2015-06-09 17:22:42  來源:中國網汽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岳雅風

          中國網汽車訊 6月9-10日,以“大變革 重構汽車產業”為主題的2015全球汽車論壇在重慶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室主任趙英在分論壇中提出,工業4.0雖然影響很大,但是根據我現在的研究,即便在發達國家的推動仍然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帶有國家工程的色彩,需要政府、企業與中介機構共同推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室主任 趙英

          以下為采訪實錄:

          大家好!首先,我想講一下工業4.0為什么出現。為什么出現呢?就是金融危機爆發以后迄今已經經過了七年,在這七年當中各國政府尤其是發達國家政府和中國這種新興工業革命政府,為了振興制造業、挽救經濟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植新興產業的措施。經過七年以后已經見到了成效,這些產業已經開始生根開花,逐漸完成產業化。

          比如奧巴馬總統推出的經濟政策,核心是推動美國的再工業化,通過發展軟件產業、化學制藥、農藥、教育、醫療、新能源汽車等等新興產業,使美國走出不景氣。歐洲、日本拯救經濟的計劃中都包含與美國類似的支持新興產業發展內容。例如日本的科技工業聯盟、英國的工業2025戰略,韓國也有類似的計劃。

          中國政府在金融危機爆發求,出臺了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其中核心部分是支持新興產業、新技術的發展。其后中國政府又從國情和產業基礎出發,確定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七個產業。

          現在工業4.0之所以特別突出得出現在大家面前,而且作為一個現實的可能性,在技術上也有背景。因為互聯網包括工業互聯網、云計算、智能機器人、3D打印、模擬技術、新材料等等,經過產業化運用以后更加成熟,為深入介入工業生產運營打下了基礎。

          發達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制造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為工業4.0方案的提出提供了刺激和需求,金融危機以后新的一輪新興產業的競爭日益激烈,這些產業不僅成為有關國家經濟成長再工業化的新動力,而且成為在全球產業鏈條中占據制高點、體現國家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核心。

          在發達國家競爭尤其激烈,其實美國總統科學技術委員會在2007年的八大關鍵技術中,把CPS列在首位,其實就是今天工業4.0中的核心部分。同時美國GE公司已經提出了工業互聯網的概念,中國作為制造大國,也參與了這種競爭,在德國工業4.0戰略計劃實施建議中,德國的作者對中國給予了高度的關注。

          另外,工業4.0作為一個可操作的政府和企業共同推動的計劃,在德國出現不是偶然的。反映了一個制造業立國的大國、強國對于工業發展的戰略關切,也反映了當代工業發展、升級的方向。

          中國工業化已經進入了中后期,作為一個制造大國當然對工業4.0給予了高度關注,并且根據自己的國情推出了類似的行動計劃,例如互聯網+、工業2025等等。中國和德國的合作,我想也是制造業大國的合作,這種共同的需求所導致的。中國的工業現在已經進入了中后期,中國面臨著一個選擇,我們是要長期固定在產業鏈的中低端,還是進一步突破瓶頸進入到產業的中高端?就用我們政府的話說,產業結構實現中高端,經濟發展實現中高速,成為一個像德國、日本那樣的制造性強國,必須在制造業上進一步下工夫。

          下一步講一下對工業4.0總的看法,我認為工業4.0是繼開始于十八世紀后半期以蒸汽機發明為表示的工業化生產的第一次革命,開始與19世紀后半葉以電力發明為主的電氣化和大規模流水線生產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于20世紀下半葉主要標志為信息技術的第三次革命以后的又一次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特征是綜合利用以往工業革命創造的物理系統,就是硬件的生產線裝備。和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日益完備的數字信息系統,通過虛擬網絡系統和物理系統的兩者融合,也集使傳統生產體系智能化,實現高度智能化生產。

          我覺得這個技術上說很復雜,但是簡單地我想扼要說一下,既往所有的工業革命都是人不斷地在監督機器更加高效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意味著人機之間的互動、人和生產線之間的互動,生產線的主動性和反饋信息、自我調節能力空前增強了。

          再就是工業4.0是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工業4.0對全球產業結構變化、全球產業鏈條分布、產業分工、產業競爭帶來的影響是全面深刻的。我之所以說這一點,就是對中國這種新興工業國家有非常大的意義,大家無比要重視這個挑戰。經過了幾十年的追趕,包括我看了很多汽車廠,我們在制造領域從裝備和管理水平僅僅發達國家了。但是如果工業4.0上去了我們跟不上,可能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還仍然保持甚至拉大制造環節的差距。

          工業4.0既是生產力的革命,同時也是生產方式的革命。因為他的核心是提高海量數據的可用性和集成度,使價值鏈上所有產品裝備、資源、管理互聯互通,從數據中挖掘附加值,改善生產流程。最終實現廠家、客戶價值最大化。

          工業4.0將使工業生產更加智能、柔性、高效、綠色,對汽車的生產、研發和職工素質等等的影響是全面的。與以前不一樣了,比如以前出現一個加工中心、機床是局部工藝的改進,即便是整個生產線的改進也還是效率的改進。但是工業4.0提出反過來是要求做一系列的人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的改進,包括從營銷的方面。因為信息反饋,相互生產和營銷之間的信息反饋非常靈活。

          另外工業4.0對政府制訂政策法律法規影響是深刻的,我詳細研究了德國的工業4.0的行動計劃。他們提出一個主要方面,倒不是我們講的裝備,而是標準,就是軟硬件的接口、數據的安全性。因為很多方面,產銷共用云計算和大數據。如何界定知識產權、界定保密問題,德國的先生們還要講。

          我認為工業4.0雖然影響很大,但是根據我現在的研究,即便在發達國家的推動仍然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帶有國家工程的色彩,就是說政府結合企業、結合中介機構來共同推動的。不同企業有不同的推動路徑與階段,有些產業可能在推動工業4.0過程中受益很大,有些行業可能受工業4.0影響比較小。即便你是高技術的,比如說宇航產業是單件的火箭生產,這里面工業4.0的影響可能局限在某些環節。

          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可能在某些行業、某些領域借鑒工業4.0的做法,但是不能照搬。從發達國家的標準來說,也照搬不起。

          中國為什么重視工業4.0呢?簡單說,就是中國已經完成了由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的轉變,工業大國的目標下面要向工業強國轉變。大家可以看這個圖,就是增長速度中間下降到7%左右。這是我們的生產總量,我們已經有兩百多種產品,在世界上第一位。下面主要是通過轉型升級變成工業強國,所以我們要抓住工業4.0的挑戰。

          主要挑戰是什么呢?我覺得對中國汽車工業而言,主要的挑戰是我們的工業裝備水平在迎接工業4.0當中有很大差距。我看了很多汽車企業,我們的汽車企業可以說工業發展并沒有相應帶動中國裝備工業的發展,我們的汽車工業大的產量是建立在大量引進國外先進裝備的基礎上。今后工業4.0的時候怎么磨合、協調是很大的問題。

          汽車工業國內外達成的普遍共識是最適合工業4.0應用的產業,德國已經用了很多例子。再有就是中國面臨的自己已有的生產能力和技術裝備的整合,工業4.0很多都是外國的。比如說軟件、計算能力等等都是外部的,所以工業4.0不是中國汽車企業自己能力解決的問題。

          再有,在合資企業中,合資企業一定會積極引進工業4.0。但是對于中方的話語權會有所壓縮。另外,對于管理者、職工的素質形成挑戰。以及高投入帶來的挑戰。我跟長安的老總交流過,特別是工業4.0意味著高投入,不僅是硬件投入和軟件投入。如果自主品牌在每一個單一產品銷量有效的情況下,同時在進行企業的工業4.0升級和改造就會很困難。

          我簡單講一下,從上面來總結中國汽車工業必須認真重視工業4.0的挑戰,要研究應對之策。工業4.0在汽車工業中的推廣,雖然是逐步探索過程,但是要有緊迫感,要有戰略遠見,提前規劃企業的未來。

          工業4.0的普及和引進雖然是漸進的過程,但也是可以預見的未來,這個我們不能忽視。真正把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引進了生產過程,我們現在中國汽車業炒著互聯網+炒得很熱。但是恕我之言都是邊邊角角的,做銷售和做電商等等,而這些是影響中國汽車工業整體形態的。

          挑戰雖然嚴峻,但是中國政府也出臺了應急之策,例如在“中國制造2025”計劃中,出臺了成立了國家級領導小組。另外我國的云計算、機器人等等,和工業4.0相關的這些產業我們已經有了長足的產業進步和基礎。謝謝各位!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日韩精品芒果视频下载免费观看,久久夜夜精品欧美,久久精品一线Av,人妻精品偷拍视频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