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市6000輛貼有“高峰車”標識的出租車啟動了早晚高峰時段的運營模式,禁止承接打車軟件召車業務。然而,當天的執行情況并不十分理想,不少駕駛員仍亮著“空車”頂燈不停,查處難度較大。
由于是新政推出首日,加上各大出租車企業均派出稽查人員上街抽查執行情況,昨天上午的早高峰時段,大多數“高峰車”駕駛員都能自覺地執行新政,乘客路面揚招的成功率的確較之以往有所提高,強生出租的電調派單率也上升了約二成。但到了晚高峰時段,不少駕駛員“故態復萌”,亮著“空車”的頂燈疾駛而去,讓在路面揚招的乘客奈何不得。
記者昨晚在武寧路長壽路路口揚招出租車,不足10分鐘的時間,就有兩輛前擋風玻璃右下角貼有明顯“周一高峰車”標識的出租車亮著“空車”頂燈從面前駛過,一旁同樣在揚招等候的乘客感嘆道:“不當回事,可能去接打車軟件的單子了?!?/p>
記者隨后電話采訪了本市幾大出租車經營企業的相關人士,他們對“高峰車”首日執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也感到無奈。一位企業營運服務部的經理告訴記者,目前對“高峰車”上街執勤的情況,一般只能靠乘客的現場監督,而企業的隨機抽查難度比較大,滴滴、快的軟件公司的相關信息,目前出租車企業也無法掌握,信息不對稱,給企業查處駕駛員違規行為帶來困難。
昨天上午,市交通委主任孫建平在作客“2015,我們如何出行”特別訪談節目時曾明確表示,我們相信大多數的經營企業和駕駛員有社會責任感,“但對于那些敢于挑戰底線的駕駛員,管理部門將重拳嚴肅處理”。他透露,一旦執勤的“高峰車”空車拒載行為被查實的,將面臨停駕15天、罰款200元的處罰。孫建平同時表示,如果執行下來效果確實不好,管理部門將會進一步出臺后續舉措,緩解高峰時段“打車難”。 新民晚報記者張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