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北汽集團獲悉,正式落戶河北滄州的北京現代第四工廠,將在今年4月正式開工。滄州工廠的建設工期為20個月,預計于2016年底投產。
根據規劃,北京現代滄州工廠及配套項目占地面積約191萬平方米,項目投資約為120億元。項目整車年產能達30萬臺,發動機年產能為20萬臺,一款經濟型轎車、一款SUV改款車型將實現河北造。
從2002年10月北京現代第一工廠竣工算起,這家中韓合資的汽車企業,累計產銷量已突破600萬輛。這樣一家大型車企,為何選擇將新產能布局河北滄州?
據了解,2014年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來,不少地方政府都將北京現代新工廠看成“香餑餑”,徐和誼坦言,接待過很多前來跑項目的人,最終確定落戶河北滄州,是出于企業自身嚴謹考慮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體要求。
一方面,北汽集團在河北滄州地區和黃驊港有一定的自身產業基礎,按照北汽集團和韓國現代方面的整體布局規劃,未來北京現代滄州工廠將成為北汽集團整體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
另一方面,滄州自身也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據了解,河北滄州、保定與天津都具有一定規模的汽車零部件產業,與此同時,北京現代滄州工廠位于河北省滄州經濟開發區,距離北京200公里左右,緊鄰京滬高速,交通四通八達。
30萬臺整車產能僅僅是第一步,徐和誼表示,未來滄州將構建一個近百萬輛產能的綜合汽車產業基地,這里不僅將生產傳統汽油車,還將生產新能源汽車,這里將形成汽車制造、物流、對外出口、汽車零部件生產的集群。
根據河北省統計局的數據,2014年河北全省共生產汽車97.8萬輛,這意味著河北未來的規劃產能將翻番。對此,徐和誼認為,新的汽車生產基地,不僅將使河北成為汽車產業大省,還將帶動京津冀三地的深度融合。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此前表示,現在北京發展了大量汽車產業,天津也搞汽車產業,而河北鋼鐵產量過剩,卻缺少終端產業,這樣的產業布局是不科學的。
在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的背景下,多位產業專家表示,面對河北原先低附加值的鋼鐵產能,新的先進制造業將讓河北鋼鐵產業形成結構轉型,生產高附加值產品,這塊“大蛋糕”對此前一直飽受產能過剩困擾的河北鋼鐵產業來說,是“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