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0utcf"></dd>
  1. <dd id="0utcf"></dd>

      <dd id="0utcf"><center id="0utcf"></center></dd>
      <progress id="0utcf"></progress>
      <rp id="0utcf"></rp>

      <th id="0utcf"><pre id="0utcf"><rt id="0utcf"></rt></pre></th>
      1. <rp id="0utcf"></rp> <em id="0utcf"></em><tbody id="0utcf"><center id="0utcf"></center></tbody>
      2.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汽車 > 滾動新聞 > 正文

        非傳統汽車公司紛紛參入新能源

        發布時間:2015-03-02 06:5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樂視新能源汽車草圖。

          自2014年被稱為“新能源元年”已堪堪過去了一年,各相關企業的熱情可謂方興未艾。今年1月20日,樂視宣布要造智能化、互聯網化、純電動化的“超級汽車”。據悉,小米公司也有意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IT行業巨頭蘋果公司則已秘密打造了近千人的研發團隊以及研發中心,正在致力于研發一款電動汽車。

          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樂視、小米和蘋果的背后,更多的科技公司紛紛向汽車制造業伸出了橄欖枝,越來越多的產業資本正在快速涌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無論是與傳統汽車大佬合作,還是單槍匹馬獨自開路,非傳統汽車公司的加入,都將使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更趨激烈。

          吉利汽車與康迪車業成立合資公司

          2013年3月,吉利汽車子公司上海華普國潤與康迪車業正式簽署合資協議,成立浙江康迪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從事投資、研發、生產、市場推廣及銷售電動汽車業務。據悉,該合資公司的產品主要為服務同城公共交通的電動汽車。

          北汽與京東形成戰略合作

          去年3月,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與京東商城達成戰略合作,在“新業務/新技術領域聯合進行投資”一項中包括車聯網硬件與服務技術;車載智能終端,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等;新能源項目商務與金融服務同京東個人消費貸款的結合;新能源汽車前沿技術的投資與收購等。

          北汽與西門子成立合資公司

          去年4月,中國北汽集團和德國西門子在北京車展上發布聯合聲明,雙方將建立合資企業“北京西門子汽車電驅動系統有限公司”,為新能源車打造驅動系統以推廣電動車。據悉,北京西門子汽車電驅動系統有限公司將生產用于電動車的電驅動動力總成,包括電動馬達和電力電子設備等。新設備將用于北汽S、C和L系列車型中。根據規劃,今年年內產品開始應用于樣車,并實現小批量生產。

          LG在南京設合資電池工廠

          去年7月,韓國LG化學公司與南京市政府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根據協議,LG化學于同年9月在南京開建電動車電池工廠。據悉,工廠將從2015年底投產,產量可滿足10多萬輛電動車的需求。

          樂視將造新能源汽車

          今年1月20日,樂視宣布要造智能化、互聯網化、純電動化的“超級汽車”,并發布了首個與造車計劃相關的產品——智能汽車UI系統LeUIAuto版。在此之前,去年8月,樂視作為第二大股東,與北汽一起投資了美國高科技純電動汽車設計公司Atieva。

          漢能集團將推太陽能全動力汽車

          今年2月2日,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在北京召開移動能源戰略發布會。據了解,漢能集團計劃將在今年10月推出3到5款太陽能全動力汽車,新車將基于薄膜發電技術,在日均4小時光照下,可以驅動一輛1噸的汽車正常行駛80至100公里。

          易到、奇瑞、博泰成立合資公司

          今年2月3日,易到、奇瑞、博泰三方宣布,將創立“易奇泰行”合資公司,推出一款共享的智能互聯網電動汽車,該車只提供出租服務,單日費用為99元。它將基于QQ平臺打造的易奇汽車by iVokaOS,是一臺續航里程達到200公里的電動汽車。該車搭載的iVokaOS系統可以根據大數據智能導航,選擇最佳路線躲開擁堵路段,并可選擇附近價格最低的停車位。

          ■ 鏈接

          政策支持:特斯拉在全球的興起,讓眾多敏銳者意識到新能源汽車不一定出自傳統車企。與此同時,相關政策也開始計劃放寬純電動車生產準入門檻。

          去年1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準入管理的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意味著非汽車制造企業進入純電動汽車制造領域成為可能。不過,文件也對電動車企業生產資質提出了嚴格要求,包括相關電動車企業不僅要有3年以上純電動乘用車的研發基礎,還要具有專業研發團隊和整車正向研發能力,掌握整車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系統、整車集成和整車輕量化方面的核心技術以及相應的試驗驗證能力,此外還要擁有純電動乘用車自主知識產權。(記者 張潔)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日韩精品芒果视频下载免费观看,久久夜夜精品欧美,久久精品一线Av,人妻精品偷拍视频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