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1月30日刊文稱,在來自英國考文垂的40名工程師幫助下,一家中國公司29日開啟了世界最大的沖壓生產線之一,生產大型汽車部件。這并不是個例。實際上。英國汽車制造商正在通過成為中國企業的供應合作商來取得成功。
私有制造企業山東永泰將利用英國考普萊公司的技術和專業知識,后者是它在2013年收購的一家位于英國西米德蘭茲的精密金屬沖壓公司,已有百年歷史。
這場聯姻已經改變了考普萊的命運,帶來了新的投資,雇員人數增加了近50%。在被收購后的兩年時間里,該公司營業額已增加70%??计杖R位于中國山東的工廠3月份投產之后,每年可生產價值15億英鎊的沖壓件,是其英國工廠的10倍多。
聯名首席執行官、持有考普萊30%股份的大股東基特 哈利迪(Kit Halliday)表示,該公司如今可以為所有大型汽車制造商的全球生產線供應產品。他說:“如果永泰只想供應中國汽車制造商,他們不用收購我們就能做到。但我們為他們帶來了新的機會?!?/p>
雙方的合作只是中方對英國汽車業興趣日益濃厚的最新例證。
已有4家中國大型汽車制造商在英國設立了生產線或研發中心。上汽、長安和力帆都在英國設有技術中心或與英國的技術中心達成了合作,沃爾沃品牌的所有者吉利則在2013年收購英國錳銅控股公司之后,生產著名的黑色倫敦出租車。
由于長期以來英國汽車缺乏合適的本土供應商,制造商所用零件的進口率為60%左右(以價值計),而德國的這個數字為30%。日前跨國汽車制造商表示,他們愿意增加在英國本土采購零部件的比重。
據悉目前英國供應鏈企業往往是家族企業,它們厭惡風險,規模也遠遠小于德國同行,平均雇員人數為30人,而德國的這個數字為180人。近幾十年來,英國供應鏈還出現了“空心化”,許多沖壓廠倒閉,一些關鍵的產能喪失。
畢馬威合伙人、上述有關英國汽車供應鏈的報告的作者約翰 李奇(John Leech)表示,零部件制造商必須走向國際才能生存下去。
英國汽車制造貿易協會(SMMT)去年11月估計,如果愿意進行必要的投資,英國供應鏈企業能獲得價值5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470億元)的新商業機會。
伯明翰零部件供應商Sertec在中國有一間不大的合同工具制造廠,據悉正考慮設立制造生產線,供應捷豹路虎。隨著零部件采購變得更加國際化,面向汽車工具制造的軟件開發商Delcam早已走向全球。
(實習編譯:張沛 審稿:趙小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