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由數碼、游戲、電腦等IT產品主導的CES,今年卻被全球幾大知名汽車廠商喧賓奪主,讓世界看到了智能汽車、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等技術的最新成果和發展方向。
當中國人民正在辭舊迎新的氣氛之中為春節前的最后一個月忙碌時,大洋彼岸的美國還沉浸在2015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所勾勒的電子奇幻世界之中。以往由數碼、游戲、電腦等IT產品主導的CES,今年卻被全球幾大知名汽車廠商喧賓奪主,讓世界看到了智能汽車、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等技術的最新成果和發展方向。
在為汽車前沿科技進步的碩果累累而高興的同時,聯想到我國汽車產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領域的發展現狀,這種略顯尷尬的對比或許對我們的本土汽車工業以及企業是一種無聲的鞭策。
手勢操控“來襲”
自動駕駛“爆發”
此次CES最奪人眼球的當屬正式發布了F 015 Luxury in Motion概念車的奔馳。這款“自動駕駛豪華轎車”以氫燃料電池為動力,設計續航達到1100公里,配以奔馳最新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
從外觀上看,F 015 Luxury in Motion概念車就像科幻電影中直接搬出的未來汽車,車身造型一反傳統,車頂從頭部到尾部連為流線型的整體,前臉使用LED燈裝飾,一體式尾燈,對開門設計,加上光滑圓潤的外表和超大的擋風玻璃,使之酷似一個可以移動的太空艙。內飾方面,整個中控配一體式液晶顯示面板,可顯示時速、發動機轉速、多媒體、導航、空調溫度等所有車載信息,4個可360度旋轉的獨立座椅,自動駕駛狀態下前排乘客即可旋轉座椅與后排面對面交流。據悉,奔馳的無人駕駛技術將在奔馳未來的多款高端產品上應用。
豪車三強ABB一向誰也不服誰,另外兩家自然不甘落后。今年CES展上,寶馬也發布了自家的最新技術,分別是新iDrive系統的原型以及Touch Command后排控制系統,在新一代寶馬7系上,消費者就將體驗到這兩項技術的美妙之處。
新的iDrive系統可以說在如今的觸屏操控上更進一步,它能夠通過車內的3D感應器識別手勢,駕駛者或乘客用不同的動作就能操控車載系統;而全新的Touch Command后排控制系統,則讓消費者能夠通過一個平板電腦控制車內的從空調到后排座椅調節等設定。而最具亮點的,應該是寶馬最新的車輛自動控制模塊中的停車場自動泊車功能。通過停車信息整合和掃描技術,車主到達目的地的停車場后,發出泊車指令即可下車回家,汽車會自動尋找車位停好;離開時用智能手表呼喚愛車,車就會自動行駛到指定位置等待。
另一汽車巨頭奧迪則展示了自動駕駛、駕駛輔助、操作與顯示、信息娛樂、奧迪connect互聯科技、照明科技6大成果。今年奧迪的A7 Piloted Driving自動駕駛概念車,一路從硅谷斯坦福大學開到了拉斯維加斯,全程900公里,完成了奧迪自動駕駛概念車的首次開放道路試駕,并且發布了新的Prologue Piloted Driving概念車。A7 Piloted Driving以功能強大的處理器,將車輛行駛中收集到的道路數據上傳到云平臺,經過處理后再返回汽車,可謂名副其實的智能汽車。
大眾則展示了高爾夫互聯概念車(Connected Golf concept),這款車搭載了全新車載信息系統以及配備了無線充電和遠程遙控停車等技術。概念車上搭載的全新的信息系統將可以連接蘋果手機和配備安卓系統的手機,使得車內成員的手機與中控屏幕進行互聯。未來加入手勢識別功能之后可以通過車載攝像頭識別手勢,使得駕駛者無需按鍵或觸摸屏操作。這套信息系統今后還將對智能手機進行更全面的支持,比如通過智能手機進行遙控停車等。此外,該車還配備了無線充電系統,車主將車子開到充電站的車位上,便可以進行無線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