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廣州停車費調整就滿一年,廣州市停車場協會昨日透露,住宅停車場、商業配套停車位的收費價格或將不再實行政府指導價,但最受關注的咪表泊位收費近期暫無調整。記者走訪中心城區的咪表、內街內巷、住宅小區、P+R(換乘)、立體機械式等多種形式的停車場發現,許多停車泊位設施也隨著停車習慣變化有了新需求。
小區車位:
月保放開最高限價是遲早的事
從去年8月1日起,一類地區的咪表停車場上調為白天最高限價4元/15分鐘,一類地區商業配套停車場白天最高限價4元/15分鐘,一類地區內街內巷停車場月保最高限價450元,一類地區住宅停車場室內月保最高限價500元。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發文一口氣放開了包括非保障性住房物業服務、住宅小區停車服務在內的9項商品和服務價格,當時廣州就有不少開發商被報道“惜售”。昨日,廣州市停車場協會常務副會長潘國璠表示:“廣州近期終于要放開住宅停車場價格了?!?/p>
潘國璠稱,該協會一直跟有關部門溝通放開住宅小區停車位價格的政策,國家政策出臺后,廣州放開小區停車位租金“是遲早的事”,“目前一類地區住宅小區的停車位動輒賣幾十萬元,可每個月只能按政府最高限價的500元出租,這本身既不合理,也打消了開發商多建停車位的積極性?!?/p>
廣州放開住宅小區停車位租金限價后,潘國璠表示,業主共有產權,即“小公共產權”的定價權可能由業主和物管協商決定;而私有產權的定價權則由產權所有者單方面決定。
住宅小區停車位會不會漲價?“應該會,”潘國璠稱,“實際上,一類地區的大部分小區也少有按照每月500元的最高限價出租的,市民常遇到的‘黑市價’遠超政府限價?!?/p>
商業配套泊位:
大玩“互聯網+”1分錢停車暗降價
同時,有望于近期不再實行政府指導價的,還有商業配套停車位價格。其實早在去年廣州市發布“商業配套停車場白天最高限價4元/15分鐘”之后,不少商場、寫字樓等商業停車場在降價時,都“半遮半掩”地不太“情愿”。記者當時走訪中也有許多商家停車場負責人坦言:“收費向來不是商家提供停車泊位的目的,為了顧客方便我們樂意貼錢,但如果是政府規定那就沒辦法?!?/p>
早在今年6月,廣州市各大商圈的12個停車場,就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對于使用微信支付繳納停車費的顧客,費用在20元內的僅需支付1分錢,20元以上的使用微信支付則可直接減免20元。潘國璠昨日也表示:“雖然政府規定了價格,但實際操作中商場、寫字樓都沒有嚴格實施?!?/p>
立體停車場:
維護成本高 新、改建數目少
相較于路內停車泊位和住宅小區平面車位,立體停車場因占地少、單位面積停車多,曾被認為是緩解城市停車難和道路擁堵問題的致勝法寶,但廣州的立體停車場卻一直很少,市停車場協會透露,近一年來新建的立體停車場屈指可數。
“主要是規劃用地上所限,”潘國璠稱,“一般臨時用地只有3~5年,立體停車場投放臨時用地比較多,可是它是機械停車位,投資大、成本回收慢,誰愿意花幾百萬去投資一個臨時停車場呢?”廣州是國內最早掌握立體停車場建設和維護技術的城市之一,也是最早一批啟動機械立體停車位的城市,但立體停車場推廣起來卻比北京、上海慢。
去年年底,廣州市政府公布了“新、改建立體停車場,未來都免于規劃許可”的新政策。如今大半年過去了,記者走訪部分新建的商業建筑、住宅小區等,卻依然鮮見立體停車場的影子,在原有建筑基礎上改建立體停車場的情況也少見。
維護成本高,是不少小區業主對立體停車場“愛恨交加”的原因,因為立體停車場的日常管理費用將有相當一部分會“分攤”到業主賬單上。
P+R換乘停車場:
過萬泊位未落地 市場反應冷熱不均
“P+R”,即“Park and Ride”停車換乘,P+R停車場即換乘停車場。市民可早上駕車停進P+R停車場,然后去換乘地鐵抵達工作單位,下班后再坐地鐵到達停車場,駕車回家,換乘停車場的停車費相對咪表、商場等低。
去年8月,廣州市最新停車費標準實施后,廣州市交通運輸研究所曾與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開展換乘停車體系研究,并于去年年底完成了方案,擬在全市現有2700個臨時性P+R換乘停車泊位的基礎上,增至13477個。一年后,記者了解到,該換乘停車體系尚處于研究階段。為何遲遲未落地?潘國璠解釋稱:“目前換乘停車場盈利少,經營單位都不愿接手?!?/p>
記者近日走訪了嘉禾望崗、西朗、漢溪長隆、大石等P+R換乘停車場發現,換乘停車場“冷熱不均”現象仍很明顯。工作日早上,長隆地鐵站附近的換乘停車場里300多個停車位“座無虛席”,而另一個工作日的同一時段,西朗地鐵站附近的P+R停車場則上座率不到一半。
咪表泊位:
節假日和夜間停車有望一定程度降價
一年前,每小時16元的“貴價”泊位令許多“有車族”變成了“車宅族”(有車不開,讓它宅在家里)。咪表泊位漲價即將期滿一年,“停車費會不會降”成了市民熱切關注的話題。潘國璠昨日表示:“近期不會調整,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委托第三方機構調研,調研的方案是工作日高峰時段停車費可能沒有變化,但節假日和夜間停車會有一定程度的‘降價’?!?/p>
以一類地區為例,“原來每15分鐘4元、每小時16元,節假日可能降到每15分鐘3元,每小時12元?!迸藝[解釋,根據交通部門的監測,非工作日時段廣州中心城區的擁堵程度并不高,因此,在占一年近1/3的節假日實行非高峰期區別收費,有助于兼顧治堵、市民便利以及停車行業運營熱情這三方關系。
此外,夜間停車收費時段也可能延長。潘國璠介紹,目前是按照“晚10時至次日7時”收取夜間停車費,多出的停車時間按白天收費標準,但有車主反映“停一次車,前后兩頭加起來算3次價,到最后完全是管理員說了算”,因此,“新的調整可能將夜間收費時段延長到晚8時到次日早上8時?!?/p>
至于此前有關“階梯收費”的建議,潘國璠稱,由于廣州實行“咪表+人工”的收費方式,短期內也不可能做到計算的完全標準化,因此,這種方式到底適不適合,還需要進一步調研,“如果能做到標準化,這種方式是適合的?!贝送?,由于咪表泊位歸交通等部門管理,內街內巷停車泊位由屬地街道等管理,管理體系過于復雜,由此帶來不少尷尬。該協會曾多次建議內街內巷停車泊位與咪表泊位合并為一個專設部門或機構管理,但看來暫時還未有實質性的進展。
何時出臺?潘國璠表示:“近期出臺的可能性不大,具體時間和最終方案仍未知,以價格主管部門發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