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電報道,美國打車應用Lyft近日獲得1.5億美元融資,其中投資者卡爾·伊坎(Carl Icahn)通過伊坎企業公司注入了1億美元資金。
伊坎企業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通過這次投資,該公司總經理Jonathan Christodoro將進入Lyft董事會。
經過本輪融資,Lytf將有更大的籌碼與規模較大的Uber爭奪市場份額。彭博社新聞4月份公布的Lyft投資者資料顯示,該公司用于市場營銷方面的費用正在不斷增長,上個月還從耐克以及Facebook挖來了市場營銷以及公關高管。
伊坎在聲明中預測,打車分享軟件將成為未來交通架構中基礎的一部分。Lyft截至目前的營收情況都非常好,而未來5至10年中城市化的發展進程也將使該公司繼續良好的發展軌跡。
據Lytf預計,該公司今年的營業收入將同比飆升5.12倍,達到7.96億美元;其目前的市場估值約為25億美元。
競爭中的“難兄難弟”
在彭博社披露的投資者資料中,Lyft將其競爭對手Uber描述為“自上而下的模式”,擁有“排外的心態”以及“反社會的文化”。
兩家公司的競爭其實早已開始。去年CNN財經頻道曾有報道稱,Uber司機在Lyft的應用平臺預定然后取消了數千個訂單,而Uber則聲稱Lyft司機也對其做了相同的事情。
Lyft的打車起步價為1.13美元,費用為1.1美元/英里或18美分/分鐘,此外還需收取1.5美元保險費。而在打車高峰期,Lyft和Uber都會進行提價,有時候價格可能會翻倍甚至達到基本價格的三倍。
不過彼此之間雖有競爭,雙方在法律層面卻遭到了相同的障礙。美國密歇根州等州政府認為,兩家公司這種營業模式并非合法,其簽約的司機并不具備出租司機的營業許可證。
去年在底特律遭到抵制后,Lyft和Uber最終作出讓步,在底特律地區要求簽約司機必須投保,并且進行車輛檢驗,而Uber目前在中國仍然遭到政府的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