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初,東莞市發改局官方網站上公布了由東莞市政府辦公室下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贩Q要調動各方資源,鼓勵模式創新,保障充電設施,重點推進新能源汽車在公共服務領域的商業化應用,鼓勵企事業單位和私人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并首次提及了東莞市對新能源汽車購買者的補貼標準——“均按國家補助標準給予等額補貼”,也就是符合條件者將可領取兩倍于國家標準的補貼。
目前消費者對東莞市面上以純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車接受度如何呢?在這樣利好的補貼政策下,東莞純電動車購車者是否有所增加?
個人購車者可獲雙重補貼
近日,市發改局官方網站上公布了由東莞市政府辦公室下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诽岢?,要調動各方資源,鼓勵模式創新,保障充電設施,重點推進新能源汽車在公共服務領域的商業化應用,鼓勵企事業單位和私人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
《意見》首次提及了針對新能源汽車購買者的市級補貼標準。其中指出,推廣應用期間,凡私人用戶在東莞市購買國家補貼范圍內的新能源乘用車,并在東莞市登記使用的,均按國家補助標準給予等額補貼。也就是說,符合條件的購車者在享受國家補貼的基礎上,還能享受與國家標準等額的地方補貼。例如,根據國家補助標準,購買續航里程數在250公里以上的純電動乘用車,可獲5.4萬元的補貼,若根據上述政策,東莞的購車者則可獲10.8萬元的補貼。但中央加地方財政用于車輛購置補貼的額度不得超過車輛價格的70%。
此外,東莞還鼓勵社會各方在莞設立新能源汽車運營企業,開展面向私人用戶的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服務,在推廣應用期間按國家補助標準相應給予80%的購車補貼,并對在2015年內開始并有效的租賃行為給予每車每月1000元,共12個月的租賃補貼。
新政讓公共充電設備有保障
除了補貼政策滯后之外,配套設施建設也被視為東莞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瓶頸。據了解,目前東莞針對新能源車的公共充電設施幾乎為零。
對此,《意見》中要求,須營造充換電設施建設的有利環境。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具有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0%,而新建住宅的停車位應100%預留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安裝條件。政府機關、醫院、學校、公園、廣場等機構或設施的公共停車場和汽車4S店要配備安裝一定數量的充換電設施,有條件的加油站、加氣站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安裝一定數量的充換電設施。
另外,在繁華商務區、大型商場要逐步開設具備標準充電服務的新能源汽車停車位,居民小區停車場要根據業主需求主動或配合安裝充電設施。新建快遞物流園區要根據實際需求規劃建設相應的充換電設施。具備條件的現有快遞物流園區要根據實際需求加快建設完善充換電設施。充分利用路燈網絡、咪表停車位、橋下空間等資源布局建設充電樁。電網公司要保障充換電設施的電力供應。
消費者接受度仍很低
即使有這樣好的補貼政策,記者走訪多家有售新能源車的車行發現,在私家車領域,新能源汽車的銷售依舊困難重重,個人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仍然不高。
“啟辰旗下新能源汽車晨風從去年9月上市以來,最多的一個月賣出去也就幾輛?!睎|風南方負責人說。比亞迪賣得大紅大紫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秦,去年在東莞市場的銷量也不樂觀,有時候一個月就賣出三四輛?!耙驗閷Τ潆娫O施的依賴性大,純電動汽車的銷售情況更不如人意?!北葋喌蠔|莞周通泰4S店負責人說。
眾泰旗下的微型新能源車知豆上市后,在東莞市場的投放量也不少。但眾泰知豆個人消費購買占比幾乎可忽略不計,很多都是用來做汽車租賃了。
資深汽車人士翟衛東認為,與傳統燃料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不是充電麻煩,就是售價太高,很難讓消費者接受。有些車型補貼后售價依然不低,還不如買輛經濟型車來得劃算,更何況油價一降再降。
在4S店里,記者采訪了很多有購買新能源汽車意愿的消費者,他們大多表示擔憂充電樁的配套問題。家住江南雅筑的耿先生在厚街上班,聽到雙重補貼的消息后一度想購買純電動車,但考慮到他居住的小區和辦公室附近都沒有充電樁,而且沒有固定車位也不方便安裝,最終還是放棄了購買新能源汽車。像耿先生一樣,因充電樁的問題而放棄新能源車的消費者不在少數。
當記者談到新政里關于對充換電設施的建設時,不少消費者表示,現在新政剛出不久,還不知道實際執行起來如何,如果政府真的在充電設施上有了保障的話,那時候還沒有取消補貼的話,才會考慮購買新能源車。
終端新能源汽車大多無現車
《意見》出臺一個多月,有新能源車型在售的商家們是否會找廠家多要一些車輛配額呢?
記者從比亞迪汽車周通泰4S店了解到,新能源車店里并沒有現車,要買的話就要預訂再找廠家下單拿貨?!耙驗橹罢咭恢辈幻鞔_,所以來店里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相當少?,F在雖然政策出臺了,但因為充電設施的不完善,也很難吸引到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型?!痹摰晔袌霾拷浝砼頃孕窀嬖V記者,不僅他們店如此,幾乎有售新能源車的車行都是這樣,不敢向廠家要配額,畢竟這種純電動型的新能源車身價都不菲,上門來咨詢的消費者也不多。
寮步一家有售新能源車的自主品牌車行銷售經理告訴記者,他們的一款新能源車售價是28萬元,按最高補貼國家與地方政府一起補貼后,也要18萬元左右,雖然說購買新能源車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繳購置稅、車船稅。但是,因為充電設施的不完善以及車輛能夠行走的里程不太遠,使得很多的消費者望而卻步。如果政府的配套設施上來了,他們自然會多向廠家要一些配額,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5年后補貼或取消,新能源車靠什么
日前,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在“互聯網 汽車 交通”高峰論壇上透露,純電動汽車的技術研發目標是:如果到2020年取消補貼,純電動車可與燃油車競爭。而在此之前,國家 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也透露過,2020年或將是純電動車取消補貼的時間“窗口”。
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認為,從長遠考慮,政府補貼不應該成為新能源汽車在私人領域推廣的決定性因素。補貼政策連年下降將成為常態,財政補貼本身也只能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起到孵化作用。新能源汽車想在私人領域健康發展,還得靠車企通過自身努力,降低新能源汽車的制造成本。而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影響,應該更多地從補貼扶持轉移到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