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發布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以下簡稱“《新建純電動規定》”),被認為是實力雄厚的IT企業進入汽車業的一個先兆。更有一些專業人士樂觀地認為,今后,我們可能在大街上會看到谷歌汽車、百度汽車、華為汽車……
為什么這樣一個純電動汽車的管理規定,會引發IT企業的高度關注呢?原因似乎很簡單,在純電動車領域,即使是像梅賽德斯-奔馳這樣的老牌汽車企業,也認為需要從頭開始——“重新發明汽車”。
而實際上,純電動車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四輪電機的電動車已經出現,但是近100年過去,電動車發展仍然舉步維艱。原因何在?在傳統汽車持續投入技術研發的升級換代的情況下,電動車毫無優勢可言,即使是像特斯拉這樣的高端電動車,除了超強加速性和車內大屏幕,也實在沒有太多亮點的地方,唯一解決的是能源的替代問題。
從這一點上看,傳統的汽車企業也在迎頭趕上。在月初的上海消費電子展上,奧迪已經宣布在2019年之前,推出全系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大眾的全新中控臺已經增加到了三塊屏幕;福特汽車研發部門已經把福特遠程控制系統安裝在一輛電瓶車上;奔馳更是推出了車內全屏的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
未來的汽車什么樣?一定是傳統汽車企業先知先覺,互聯、互通、更加智能是未來汽車基本雛形,這實際上也是IT企業所長。
如今,傳統汽車企業已經意識到,未來,汽車將成為最大的移動終端。IT業先鋒蘋果公司更是非??隙ǖ卣J為,汽車將是終極移動終端,并已經著手研發無人駕駛汽車。而與此同時,谷歌、百度等也在利用自身的大數據處理能力,開發自動駕駛汽車。因此可以理解為,如果不讓IT企業造汽車,就相當于不允許IT企業發展移動終端!因此,中國的《新建純電動規定》7月份開始實施正逢其時。
從已發布的《新建純電動規定》的內容看,意見稿中“有三年以上純電動乘用車的研發基礎”已經被刪除,改為“具有純電動車……完整的研發經歷”;新建企業生產的純電動乘用車也被確定為應使用該企業擁有所有權的注冊商標和品牌,這些對于當下IT企業進入純電動車領域是非常有利的。
但愿,汽車業再多放幾條這樣的“鯰魚”出來,激發這一傳統行業的持續創新,讓電動化的無人駕駛時代早一些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