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媒體報道,中國很多本土車企如吉利、長城、長安等已經聯合起來研發生產電動車,并準備共同向海外出口?;蛟S有一天,這些車將出現在歐洲的街道上。
目前,中國汽車出現在德國還不現實。之前陸風、華晨等中國車企曾做過嘗試,但由于汽車質量太差或者不夠安全而打道回府。新興車企如觀致在產品質量上已經達標,但其車型在中國的銷量都還遠低于預期,何時能向歐洲出口還存有疑問。
目前,中國僅向海外出口少了汽車,且集中在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地?!案鶕﨟IS統計,今年前十個月中國共售出73.64萬輛車,同比下滑8.7%,其中乘用車出口僅有43.55萬輛,同比下滑11.6%”,相對于中國一年約2000萬輛的產能來說,這個數量微不足道。
不過,電動車的出現或將改變中國汽車的出口局面。中國計劃通過大量生產電動車來打破傳統汽車所面臨的的困境。中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以及大城市的環境污染問題將加速中國電動車進程。2015年中國大約會有50萬輛電動車,而到2020年,這一數量將達到500萬輛。中國政府將給予在中國研發生產的電動機大額補貼,像寶馬i3等電動車享受不了優惠。這將大幅提升中國本土電動車研發制造水平的提升。
中國生產的電動車首先是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隨后也會向海外出口。吉利、長安、長城、江淮等車企已經聯合起來成立“中國汽車出口企業聯盟”。其中很多車已經和歐洲或日本車企合作,其條款包括“共享海外資源、財務融資平臺、數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