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0utcf"></dd>
  1. <dd id="0utcf"></dd>

      <dd id="0utcf"><center id="0utcf"></center></dd>
      <progress id="0utcf"></progress>
      <rp id="0utcf"></rp>

      <th id="0utcf"><pre id="0utcf"><rt id="0utcf"></rt></pre></th>
      1. <rp id="0utcf"></rp> <em id="0utcf"></em><tbody id="0utcf"><center id="0utcf"></center></tbody>
      2. 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發改委發布新《規定》 滿足兩條件就可造車

        發布時間:2014-12-10 09:07:59  來源:新快報  作者:李村  責任編輯:王庭

          造車一直是很多人或者很多企業的夢想,但由于種種政策原因限制,很多懷揣夢想的造車者只能望“車”興嘆。

          如今,造車的門檻有些降低了——這里指的是電動車。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準入管理的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中放寬了對電動車生產的準入限制。

          只需滿足兩個條件就可造車

          以前,造車是只能由現有汽車生產企業才有資格做的事情,國家規定僅允許具有資質的普通汽柴油汽車生產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但《規定》的征求意見稿告訴大家,只要滿足兩個條件,在國內注冊的企業就可以生產和銷售電動車。

          哪兩個條件呢?

          第一個條件是必須有三年以上純電動乘用車的研發基礎,并擁有純電動乘用車自主知識產權和已授權的相關發明專利。第二就是試制的純電動乘用車樣車數量不少于15輛,并且一次充電后續航不得低于100公里,同時最高時速必須在100公里以上。對于純電動乘用車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核心部件,這些企業還必須做出不低于5年或10萬公里的質保承諾。

          此外,《規定》中還指出,新建企業只能生產純電動轎車和純電動其他乘用車(包括增程式電動乘用車),不能生產任何以內燃機為驅動動力的汽車產品。

          “外圍”企業造車或風生水起

          根據以上兩個必要條件,生產和銷售電動汽車的門檻降低了。畢竟之前生產電動汽車必須先獲得普通乘用車生產資質。也就是說,你如果不是乘用車乘車企業,即便你是造卡車、拖拉機的汽車企業,同樣不能造電動車,而像之前傳聞中的小米、樂視新能源汽車,幾乎無法實現。

          所以,此次《規定》放寬對電動車生產的準入限制無疑對外圍“汽車”企業是個利好消息。比如之前締造了小米手機傳奇的聯合創始人黎萬強不久前就宣布到美國硅谷閉關研發新產品,而硅谷,正是新能源汽車新秀特斯拉的總部所在地,外界猜測小米正式在硅谷尋找新能源汽車制造的靈感。而昨天,樂視董事長賈躍亭在微博上宣布樂視的SEE計劃,將復制樂視生態垂直整合的成功模式重新定義汽車。樂視也成為第一家宣布進軍汽車領域的互聯網公司。

          普華永道大中華區汽車行業主管合伙人廖仲敏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預計將迎來各方面的推動力,而像小米、樂視等互聯網企業的進入無疑會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很大沖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日韩精品芒果视频下载免费观看,久久夜夜精品欧美,久久精品一线Av,人妻精品偷拍视频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