跡象表明,北汽集團已加快了北汽新能源獨立IPO進程。
3月8日,彭博商業周刊引用消息人士的話稱,北汽集團計劃融資30億元尋求北汽新能源的上市計劃。報道稱,北汽希望北汽新能源能夠登陸上海證交所。
一位北汽新能源的內部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融資屬于集團層面的事情,我們的確在進行相關準備工作,稍后應該會有官方公告出來?!?/p>
融資已啟動
有消息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北汽新能源計劃在2016年完成上市籌備,并計劃于2018年實現資本上市,首期融資將達100億元,這將為北汽新能源在2020年布局北京、株洲、青島萊西、江蘇常州和江西九江5大生產基地,并拓展海外市場提供有利支撐。
2014年2月,北汽集團在準備北汽股份赴港上市前,決定將新能源板塊獨立,未來謀求獨立IPO,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3月正式掛牌成立。
北汽新能源是目前國內首家股份制新能源汽車公司,公司總注冊成本為20億元人民幣,包括四個創始股東,且全部為北京市國資委下屬公司,其中北汽集團 控股60%,北京工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市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和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分別持有剩余的25%;10%和5%。
彭博商業周刊引用消息人士的觀點指出,北汽集團所持有60%股份的北汽新能源子公司已經吸引到樂視控股科技公司的投資。但截至記者發稿,樂視與北汽集團均未對此信息做出評價。
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股
相對其它新能源汽車概念,如果成功IPO,北汽新能源將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汽車第一股。通過融資可以幫助北汽新能源削減債務、進行投資和補充運營成本。
北汽新能源總工程師陳平在今年早些時候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公司希望到2020年完成電動車銷售70萬輛,接近2015年總銷量的35倍。 2015年北汽新能源完成銷售20129輛,同比增長3.6倍,目標市場占有率擴大到25.8%,繼續蟬聯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桂冠,并位居全球單品銷量第 四位。
自2016年起,北汽新能源將全面開啟“十三五戰略”。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理鄭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北汽新能源將以“1(北京采育基 地) 2(常州基地、青島基地) I(北汽集團內部傳統乘用車生產基地) P(社會合作伙伴生產資源)>80”為基礎,在十三五末期形成80萬輛以 上生產能力,年產銷50萬輛規模,打造年營業收入600億元、上市市值1000億元的企業。在技術戰略方面,包括電池、電機、電控,智能化、輕量化、網聯 化等,北汽堅持1條純電動驅動(含增程)技術路線,掌握3大核心技術、打造3大新興優勢,達到世界級水平,繼續推進“234”技術戰略,具備400公里續 航能力,企業產品平均能耗每百公里低于12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