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針對中國市場的新戰略,福特刻意提出了“創新”二字,但面對整體低迷的市場情況,福特能否將創新落實到戰略中,將是一個考驗。日前,福特中國在 “1515”戰略收官之際發布了新一輪五年戰略規劃——未來五年內,將在中國投資114億元人民幣,用于增強在華的產品研發能力。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福特 發布的“2020戰略”與目前汽車行業的熱點話題并無二致,無非是福特汽車加強在互聯網、智能駕駛、新能源及前瞻性技術方面的研發。隨著中國車市整體進入 微增長,福特急于提升在華銷量和份額,強調創新的結果是稱霸市場,還是走向衰落,無疑是福特在華將面臨的考驗。
創新戰略不新
針對新五年戰略目標的意義,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克·菲爾茲表示,“通過在產品研發方面的投資,下一代福特品牌的產品將完全圍繞消費者需 求來設計,更加綠色環保,與生活環境時時互聯,并且通過應用更多的創新科技讓開車更加安全、停車更加簡單,并且有效避免事故發生”。
據了解,面對汽車互聯網的大勢所趨,福特將在中國引入新一代SYNC車載多媒體通信娛樂系統等多個前瞻性、智能化技術,并將搭載先進駕駛輔助技術應用到國產車型上。而在快速普及駕駛輔助技術的同時,福特還在全球范圍內研發完全自動駕駛汽車,未來將會得到普及。
與此同時,福特還將對現有車型進行更新換代,福特汽車中國公司董事長兼CEO羅禮祥透露,福特計劃在五年內推出20款新車,包括內燃發動機、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在內的技術先進的車型,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的選擇。
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員張志勇認為,除了114億元投資的熱點,此次福特發布新戰略的內容略顯單薄。與2011年福特公布的“1515計劃”相比,包括 2015年底在中國推出15款新車、在中國產能將翻番提高到120萬輛等內容,“2020戰略”在產品數量與時間表上都未明確。
張志勇坦言,相比競爭對手通用、大眾等車企提出的“2020戰略”,福特只是技術路線的不同,缺乏足夠創新;而且在具體細節上過于模糊,整體來說吸引力不足。
遲來的互聯網化
值得關注的是,福特還公布了不久前在北京和上海兩地推出的“城市搭車”(CityRide)試點項目結果。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里,通過嘀嗒拼車的應 用程序,項目累計完成了17萬次拼車服務,總里程達到256萬公里,共減少700噸二氧化碳排放。這則消息的背后,是福特的互聯網產品不僅在自動駕駛、車 載智能系統等方面,甚至將目光已經鎖定在了智慧交通等試驗項目中。
實際上,早在2006年福特就已開始互聯網化的轉型,但直到今年才宣布導入中國,這無疑已落后于競爭對手。此前福特剛剛渡過了因產品品質出現的信任危機,這或許也是它遲遲未能導入互聯網化的原因之一。
福特在互聯網化的道路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創新,而它的競爭對手也在進步,政策環境不斷變化,消費者需求也在快速迭代。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認為,福 特在加大中國市場研發投資,進行智能移動計劃實驗的同時,也不應該忽視產品質量。如果產品危機再度出現,那么即使建立在互聯網上的產品,也很難挽回消費者 的信心。
新能源戰略成軟肋
目前看來,福特發布了新能源戰略算是緊跟上了國內新能源發展趨勢,但相比上一個推出15款新車的五年計劃,福特僅在明年開始在中國市場投放C-MAXEnergi、混動版蒙迪歐略顯底氣不足。
據悉,目前自主品牌中,比亞迪、北汽、吉利知豆等自主品牌都在依靠政策和價格優勢快速侵占新能源汽車市場。而在跨國品牌中,寶馬、奧迪都已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戰略,并有產品向市場推廣,通用、大眾等品牌更是通過合資品牌的形式向下滲透。
相比競爭對手,福特在中國的新能源戰略,仍僅僅是集中在混合動力領域,對于中國政府大力推廣的純電動汽車技術卻沒有提及,這也讓福特在新能源戰略失色不少。
“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也是福特中國刻不容緩的任務?!币晃粐鴥群腺Y品牌企業負責人稱,主流跨國汽車公司在中國都已展開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但福特首款新能源產品要到明年才能導入,這不僅是福特戰略力度小的問題,也反映出福特在新能源汽車布局上的滯后。
張志勇表示,未來五年福特在華的戰略缺乏新意與細節,雖然加上了“創新”的字眼,但目標則是借此提振整個福特在華的銷量低迷氣氛。從保守的新能源戰略上可以看出,福特若想將創新真正落實在新戰略上,無疑需要拿出更多變革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