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借百年慶典之際,寶馬集團提出“下一個100年”戰略方向,即“智能互聯”、“綠色出行”和“自動駕駛”,率先在業內指明了未來汽車工業變革的方向。隨著戰略的提出,也隨著主流車企在新趨勢上新一輪競爭的展開,我們將目光轉移到這三方面戰略方向如何進行本土化的落實上。在這其中,“人才”就成為關鍵問題。為此,我們采訪到寶馬集團大中華區人力資源副總裁沈燕,請她談談寶馬(中國)是否已經做好了人才儲備。
根據沈燕的介紹可以發現,寶馬招聘的職位和專業范圍已經非常廣泛,涵蓋計算機、工程學、自動化、金融等多個方面。她坦言,“隨著這兩年互聯網行業和一些新建公司的加入,中國人才尤其是技術人才的競爭愈演愈烈。因此,我們基于現有渠道的基礎上開發了更多渠道吸引人才?!边@其中包括互聯時代的在線招聘,“例如我們利用自己的招聘平臺、Linkedin、智聯招聘等在線平臺,以及大學招聘、技術論壇以及與海外合作等渠道和機會進行招聘?!背鐣衅竿?,寶馬也會通過與院校合作,提前把學生引入到企業中,專門為寶馬培養人才。 比如他們與同濟大學十幾年的密切合作,舉行“寶馬同濟日”這樣的活動?!叭ツ晡覀兙鸵曰ヂ擇{駛為主題,鼓勵學生們在這一話題內以各種形式提交自己的創意作品,對于活動中的優秀同學可以優先加入寶馬中國實習?!鄙蜓嗾f道。另一個重要渠道,就是內部員工的推薦。寶馬利用“寶馬人才引擎”的微信公眾號,讓每一位員工都變成職位大使,在朋友圈進行轉發傳遞。
“我們對人才的要求,在能力方面最重要的是對業務的了解。這不僅包括對業務今天的了解,還有對業務未來的了解。要知道未來戰略方向是什么,需要什么樣的技能。 ”沈燕告訴記者,“此外,我們對人才的要求是不僅要了解中國,還要對全球化有所認知。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復合,跨界’的特點。但是,這類綜合性人才很難直接從市場上獲得,需要我們進行入職后的培訓。 ”據了解,寶馬(中國)每年都會根據員工表現,提供給員工出國培訓以及交流的機會,讓更多員工到總部進行輪崗以及技術交流。優秀的經理人也要在不同崗位上輪換,以拓展視野,提升能力。
沈燕認為,寶馬進入中國以來最重要的成功要素和競爭優勢是,吸引并擁有了一批充滿抱負、專業的本土化人才。而面對未來,本土化人才也將承擔重要職責,“這包括為‘在中國,為中國’的產品本土化做貢獻;捕捉中國的創新力量和趨勢方向,為全球化提供交流和支持;將中國的元素和需求融入到全球產品的研發和考量中?!鄙蜓啾硎?。2012年,寶馬在中國的研發團隊開始關注人工智能方面的話題,并在上海組建人工智能團隊,承擔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相關工作。另外,寶馬已經在中國成立了專門的戰略部門,進行互聯數據服務及新商業模式的探討。 這個團隊將研究和緊貼中國市場,關注中國消費者的出行習慣和完成技術層面的本土化落地,同時也將市場的一手信息反饋到全球體系中。
(責任編輯:李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