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豐田公司宣布即將在中國市場推出混合動力車產品卡羅拉與雷凌,而有關人士則說,這兩款混合動力汽車的價格將很親民。
而早在一個月之前,寶馬i3就已經獲得購置稅減免。根據早前工信部發布的《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寶馬i3純電動車型與增程式車型均入選。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進口新能源車型首次進入國家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
無疑,寶馬i3絕不會是最后一款外資品牌的電動車獲得此種待遇,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外資品牌的產品將獲得國家相關政策的激勵與支持。
又根據北京市經信委公布的《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備案信息(第4批)》的內容顯示,寶馬i3與特斯拉MODEL S首次入選。入選目錄的意義雖然并不能說明外資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獲得政府補貼,但是它們進入“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搖號目錄”,確實意味著北京市民將可通過搖號取得北京市新能源汽車購車資格,購買這些進口新能源汽車。而在此次北京市宣布免除搖號政策的情況下,這些外資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將更加受到追捧。
同時,寶馬與特斯拉的產品入選目錄意味著,它們的產品將享受到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相應待遇,比如不受到限行政策的限制。
這些都將能夠大大促進外資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表現。
盡管豐田公司的混合動力汽車不會被作為新能源汽車享受相關的政策,但是其親民的價格真的足夠親民,將左打燃油汽車,右打新能源汽車。
如果豐田公司真的將其混合動力汽車覆蓋到十款,那么其對當前燃油車市場的打擊會是巨大的。
再說新能源汽車,雖然目前寶馬、特斯拉的價格仍然是豪車的價格,覆蓋到的市場人群規模相對較小,但是特斯拉2年后就會推出中級新能源汽車產品Model 3,而更多的跨國公司也將在中國市場本土化生產更多的中級以下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一旦外資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產品蜂擁而至,那么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將如何應對呢?
盡管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蛋糕足夠大,外資品牌即使實力高過自主品牌,也還不至于與自主品牌發生你死我活的競爭。
然而,自主品牌必須在市場停止增長或者飽和之前,真正成長起來,壯大自己的實力,使得自己與外資品牌能夠一較短長。
當初,在傳統燃油汽車市場,自主品牌沒有抓住足夠的時間機會,從而使得自主品牌在燃油車市場上已經很難超越外資品牌。因此,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是自主品牌實現超越的又一次機會。
希望自主品牌能夠消滅外資品牌并不現實,最理性的情況是,自主品牌憑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機會,能夠與外資品牌共享中國的汽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