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0utcf"></dd>
  1. <dd id="0utcf"></dd>

      <dd id="0utcf"><center id="0utcf"></center></dd>
      <progress id="0utcf"></progress>
      <rp id="0utcf"></rp>

      <th id="0utcf"><pre id="0utcf"><rt id="0utcf"></rt></pre></th>
      1. <rp id="0utcf"></rp> <em id="0utcf"></em><tbody id="0utcf"><center id="0utcf"></center></tbody>
      2.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
        汽車 > 名家車談 > 正文

        “合資自主”缺乏準確定義

        發布時間:2015-08-10 07:2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何立軍  責任編輯:岳雅風

          隨著“金九銀十”的日益臨近,各家車企也在加快新產品的推出步伐,無論是SUV、轎車還是MPV,都有重磅車型在近期上市,但其中卻不見合資自主的身影。其實,近一段時間以來,除東風日產啟辰之外,合資自主鮮有新產品亮相。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合資自主發展的這些年來也沒有涌現出一兩款明星車型,初始熱火朝天,不過幾年時間過后,似乎有偃旗息鼓的感覺。

          所謂合資自主是合資公司推出知識產權歸屬于其自身的品牌產品,鼓勵合資自主的用意和當初開放汽車市場一樣——用市場換技術。但大多數車企將老款產品包裝成合資自主,還有一些僅僅推出個概念,后續動作乏力。截至目前,技術方面的收獲遠未達到預期,何去何從,市場會給出正確的判斷,但合資自主這一概念需要反思。

          不可否認,合資自主在一定程度上下延了老款合資產品的價格區間,開拓了比較大的市場空間,但相對比較老舊的產品又制約了其發展。上下受限制的合資自主,出路只有兩條:或是加快技術迭代,但這會和合資產品產生沖突;或是偏安一隅。顯然,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是各車企不愿意看到的,而問題的根源在于對合資自主的定義不夠準確。

          或是為應對產能擴張的政策需求,或是發掘老款產品的剩余價值,無論是哪種因素的作用,都使得合資自主面臨尷尬的處境。發展合資自主的方向沒有錯,是市場換技術未能實現的補救措施,若真的能夠按預期實現,對提升企業研發能力是非常有好處的??上У氖?,制定美好預期的同時,沒有相應的分階段考核指標,沒有評估辦法,也沒有獎懲措施。放任自流的結果只會是銷售導向的市場化行為,利潤最大化是唯一目的。沒有過程的評估和考核,目標只能流于空談或是某種目的的載體,而與其這樣掩耳盜鈴,還不如正大光明一些。

          當下,合資自主處于去留的十字街頭,是到了重新定義其身份屬性,并依據目標給予不同的激勵或懲罰措施的時候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日韩精品芒果视频下载免费观看,久久夜夜精品欧美,久久精品一线Av,人妻精品偷拍视频v